明溪县:“神仙土”种出好“光景”
东南网7月1日报道(福建日报见习记者 庄紫怡 通讯员 王翠萍 张金玲)
一串串“台湾金童”“台湾玉女”小番茄挂满藤蔓;圆润饱满的神仙土“香芋”南瓜和清甜多汁的“美浓”甜瓜陆续上市……盛夏时节,明溪县盖洋镇画桥村的明溪田间地头一派丰收景象。谁能想到,县种这里曾是出好一片零散、低效的光景土地。
盖洋镇的神仙土蜕变,源于一场从“单打独斗”到“联建共赢”的明溪产业变革。“约1500万年前,县种翠竹洋古火山喷发,出好在这里留下富含钾、光景锌、神仙土硒等矿物质的明溪‘神仙土’。然而,县种过去由于资源分散、出好技术薄弱、光景市场对接不畅等原因,农户各自为战,难以形成规模效益。”画桥村党支部书记俞兴斌说,为解决这一问题,2023年3月,他在自家农场里联合3名种植大户,采用“技能培训+农技服务”模式,逐步摸索出适合火山土的高效种植方式,并根据季节规律调整种植结构,实现早播早收。
2024年7月,盖洋镇进一步推出“田园党建”模式,以画桥村为核心,联合村头、桂林等7个村成立跨村联建联盟,通过“组织联建、产业联兴、技术共享”机制,将零散的火山土地整合成3000亩特色农业经济带。
“以前种地靠经验,现在靠技术,收入翻了好几倍!”种植大户李全福说,在党建引领下,盖洋镇构建“党员先锋队+农科院专家”的技术服务体系,推行“五统一”模式(供苗、技术、标准、品牌、销售),带动种植户人均年增收1万元。三明市农科院专家吴立东长期驻点指导,并研发出“火山岩基质+滴灌+生物菌肥”组合技术,使小番茄亩产提升至4000公斤。如今,俞兴斌的农场已升级为智慧大棚,实现控温、控湿、水肥一体化管理,年收入超过50万元。
产业兴旺,销售是关键。过去,农户常因市场波动而陷入“丰产不丰收”的困境。为此,跨村联建联盟的党员主动当起“推销员”,不仅通过线上平台和朋友圈推广,还联合三明特色农产品展示中心设立“火山农产”专区,产品直供泉州、厦门市场。由于品质优良,画桥村与销售商签订兜底收购合同,实现稳定销售。
不仅如此,跨村协作还催生了“飞地经济”模式——画桥村提供技术,葫芦形村提供土地,共同种植“余干”辣椒,成熟后直供湖南长沙市场,单季亩产值达8000元,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2万元。“现在辣椒从采摘到上市不超过24小时,冷链物流让我们的农产品走得更远。”俞兴斌说。
盖洋镇的火山土资源也吸引了台商的关注。2023年,台商何伟俊受泉州商人陈方正、胡洁婷夫妇邀请,来到明溪考察,发现这里的火山土和气候条件与台湾十分相似,非常适合发展高端农业。在盖洋镇的推动下,他们联合成立福建省柳里红农旅发展有限公司,投资400万元建设闽台农旅融合示范产业园,引进“台湾金童”小番茄、瑞光西瓜等优质品种,并配套智能灌溉、标准化种植等先进技术。
“火山土种出的水果甜度高、风味浓,市场反响很好。”何伟俊介绍,基地采用台湾精细化种植模式,结合上海农科院的品种改良技术,产品供不应求。这一合作不仅带动周边8个村发展火山岩特色农业,还吸引了10余家企业、30家合作社和50多个家庭农场参与。目前,盖洋镇已有200多人从事台湾特色农产品种植,年产值达150万元。
从“神仙土”到“共富田”,盖洋镇的实践印证了一个道理:乡村振兴,既要立足本土资源,也要敢于创新突破。通过党建引领、科技赋能和开放合作,曾经的偏远山区正焕发出新的生机。
相关文章
近日,1 GW Thor 海上风电场的海上变电站已离开荷兰斯希丹的 HSM Offshore Energy 船厂,前往丹麦北海项目现场。RWE Thor 项目总监 Günther Fenle 表示,T2025-11-05
客厅线型灯装修效果图线型灯是一种常见的室内装饰灯具,其独特的设计和灯光效果能够为客厅带来独特的氛围和视觉效果。本文将介绍线型灯的相关概念、知识和使用经验,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运用线型灯进行客厅装修。一2025-11-05
矛盾纠纷智能分析助手、“智慧治超”、“视图大模型”应用……基于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需求,泉州积极拥抱新一代人工智能浪潮,探索人2025-11-05
昨日,琅山郑和广场在泉州台商投资区东园镇琅山村揭幕。5月20日,备受关注的琅山郑和广场在泉州台商投资区东园镇琅山村揭幕。该广场以“郑和文化”为核心,融合历史底蕴与滨海旅游资源,2025-11-05
4.5万亩果园年创收超3亿元如何让“花果山”变“聚宝盆”东南网7月19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庄然 通讯员 王婷婷)盛夏时节,记者信步“省级乡村振2025-11-05
日前,市财政局、市农业农村局印发通知,下达2025年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292.5万元,其中,省级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1100万元每村补助20万元)、市级配套资金192.5万元每村补助32025-11-05

最新评论